2月25日,英特宜家采购与物流东亚区总裁陈辉一行参观洛阳市宜宾区。链,探索在宜宾建立物流和生产产业集群的可能性。
“能被宜家‘盯上’,说明我们的产品还是很强大的!” 洛阳钢家具协会会长王元元感慨地说,从最初的无序发展、恶性竞争,到依靠科技创新。“关键一招”引领行业转型升级,宜宾钢制家具行业“破茧成蝶”!
1 瞄准“智能制造”风口生产,转向智能化
进入自动化钣金车间,50多台从意大利、德国、日本进口的智能焊接、机械臂、精密机床正在冲压、折弯、点焊、喷涂等生产线上有序加工。
去年8月,通过引入生产车间精细化管理系统,对钣金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。改造后的车间里,一排排精密仪器整齐有序,每条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有序。“我们计划分三期改造生产车间,目前一期智能装备改造已经完成,接下来我们将陆续升级安装、包装及仓储物流生产线。” 公司董事长胡云良介绍。
在钣金车间的西侧,正在建设一个标准化的车间,这就是科飞亚新的智能工厂项目。项目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,为三层框架结构。一楼是钣金车间喷涂生产线定制,二楼是包装车间,三楼是智能仓库车间。”,预计今年上半年投产。“我们算了一笔账:目前,180多名工人每月生产2万台(套)产品。智能工厂投产后,只需120名工人,每月生产3万台(套)产品。 ”胡云良说道。
五年前,科飞亚瞄准“智能制造”风口,通过政府引导,自主创新,苦练内功,顺风而行。2022年,凯菲亚将实现4个工厂项目的全面开工。其中,一厂钣金车间将全面实现ODM定制;二厂将全力打造智能橱柜系列产品;实现批量生产,以外贸出口产品为主;四厂主要销售学校、医疗、保健品。“2023年,计划实现年产值2亿元。2024年,预计产值突破3亿元,力争达到上市标准。” 参照公司“
2 生产流程再造企业管理现代化
打开手机,从客户订货、销售报价、合同签订到采购、销售、仓储、财务、售后等各个环节一目了然。这是洛阳花都家具集团自主研发的生产管理系统。
“花都智能生产管理系统”是洛阳花都家具集团在加工制造行业生产管理系统EPR的基础上,专门为钢制家具企业的生产管理“量身定制”的智能生产管理系统。可以说是EPR的升级版。系统于2018年开发,2019年1.0版本投入使用,2020年3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,2021年8月系统全面升级至2.0版本,目前正在进行知识产权申报工作. 2.0版本投入使用后,系统更加智能,可以自动生成图片,给指定工人下单,每天自动计算工资。员工可以查看自己每天做了多少工作,挣了多少工资,极大地刺激了他们的工作。积极性。
“我们致力于在一个系统中解决企业生产管理问题,通过实时数据共享,全程监控各个环节的运行与配合,让企业办公更智能,业务流程更集成,生产管理更加规范。” 杜氏集团负责人洛阳华周旭光介绍。
目前,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也在进行中。通过与深圳某公司的考察合作,对钣金车间管理进行了全面改造。“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信息化管理,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。” 公司负责人高松凯说。“建立现代企业标准化的管理体系,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件好事。作为钢制家具企业,我们要放眼长远。”
3 依靠自主创新提升行业含金量
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,是赋能传统产业的金钥匙。作为负责人,马千城和马千勇兄弟很清楚这一点。
与宜宾区其他钢制家具企业不同,干铭科技是“半路出家”。从电脑配件组装到智能钢制家具产品的开发,兄弟瞄准科技创新的“生命线”,专门成立了研发团队。专注于智能硬件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,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0%以上,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。
近两年,千明科技定制的智能产品已销往全国多个地区——中国科技馆定制储物柜、北京小米互联网电子产业园定制智能储物柜、手机柜、上海定制钥匙迪士尼乐园柜、京东定制售货柜、青岛公交集团定制钥匙柜……还有应用广泛的智能分拣垃圾桶、微信扫码售电柜、指纹抽屉手机收纳柜、智能手机充电管理柜、联网刷卡书包柜、智能书柜等,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需求五花八门,定制产品也五花八门。为增加公司产品的多样性,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,2021年千明科技将投资200万元以上建设8000平方米的电子产品生产车间,并开发生产软件配套产品本身。
“每一份订单都是一次宝贵的创新机会。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创新导向,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设计开发产品,成为市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,打造知名品牌”物联网解决方案。”马千勇说。
与千明科技的新理念不同喷涂生产线定制,洛阳花都家具集团近年来致力于研发适合钢制家具行业的新设备。在钣金生产车间,华都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折弯中心独立运行,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快速折弯不同尺寸的板材。“拥有全自动激光切割机和钣金冲切线,工作效率是人工的8倍。”洛阳花都家具集团研发团队设计师李涛说。
把创新作为企业的“命脉”,洛阳同鑫门业董事长程建发也致力于科技研发,更专注于新材料的研发。2019年,同鑫门业投资2000万元用于防火材料的研发。经过两年的不断实践和改进,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镁基材料。该材料节能环保、质轻、零甲醛、防火、隔热、隔音、可塑性强。可以用来制作家具、工艺品、浮雕等。”我们已经申请了专利,今年1月开始试生产。现在两条生产线都在加班,产品依然供不应求。仅门板年产值就超过2亿元。”尝过技术研发甜头的程建发说。
4 惠企政策,贴心打造发展助推器
顾小强是宜宾区庞村镇洛阳丰隆办公家具有限公司的负责人。近年来,他一直专注于公司的产品开发和对外贸易。为了吸引人才,他将技术研发部和业务销售部安置在毗邻市区,并租用了500多平方米的办公面积。2021年7月,受宜宾区优惠政策的启发,他毅然将技术研发部和业务销售部搬迁至庞村镇。1500元,公司还包吃住、交通。“虽然用人成本增加了,但管理更方便了,也为家乡做出了贡献,值得搬回去!” 顾小强说道。
是什么吸引了顾小强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决定?
强有力的政策
2021年初,宜宾区印发《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从营商环境建设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、金融支持、科技创新、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。1亿元专项资金,以奖励、补贴等形式支持各类企业。除此前出台的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意见外,已有64家钢制家具企业获得数百万元奖励。
服务到位
一是通过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,树立尊重企业、重视企业、帮助企业做强企业的明确导向。区工信、商务等部门,以及庞村镇党政班子成员、政府干部定期走访分包企业,通过精准帮扶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确保企业问题得到解决。解决“不是一朝一夕”;二是开展政策宣传,及时沟通学习上级重大部署和扶持政策,让惠企助企政策成为企业发展的“助推器”;第三,
公园吸引
近期,宜宾区与盛威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了深入洽谈,拟通过加强战略合作,建立钢制家具产业联盟,推动钢制家具产业转型升级。目前,钢制家具产业园升级版正在筹划中,一期园区将获批建设,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。
“宜宾目前正处于洛阳发展的风口浪尖,用科技创新赋能钢制家具产业发展,通过建设园区、培养领军人物、创品牌、搭建平台、强化服务、抓规范,打造百家数十亿金属家具,建基地指日可待!” 庞村乡党委书记赵亚军说。
(张晓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