挖掘内部潜力,实现降本提质增效,“智能化变革和数字化转型”是打造企业韧性的关键环节。2022年一季度第二十六期《工业互联网小车探秘》聚焦专用汽车行业,走访青岛中汽专用汽车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青岛中汽专用车”),满足市场定制化生产需求 自卸车生产线见证了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从“1到N”释放澎湃动能。
智能化生产,满足市场产品定制
青岛中汽专用车成立于1992年,是青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企业之一,集团拥有青岛、成都、太原三个专用车生产基地。其中,青岛生产基地具备年产1万辆专用车的生产能力。
走进位于城阳区的青岛中汽专用车自卸车生产车间,车身、改装、焊接等工序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据了解,该生产线共有设备70余台套,配备高精度数控备料设备、智能化高柔性焊接生产线、板链流水线和无尘负压喷涂房,拥有年设计生产能力8000台。同时喷涂生产线定制,生产线四大工序集成自动化生产设备,满足市场定制化生产需求。通过设备智能数据采集系统,
高效优质,订单交付准时率100%
”这条智能化高柔性机器人焊接生产线采用高柔性机器人控制系统,将设备与技术深度结合,焊缝质量合格率达到100%,单工序焊接作业效率比其高4倍的体力劳动。” 青特集团有限公司专用车事业部技术处处长韩伟建介绍,通过工艺数据研究,该生产线在关键焊接工艺中应用了预应力抗变形工艺,可有效控制工件变形和应力集中,成功解决行业痛点。在车间里,记者还看到了一台超大吨位智能数控折弯机,
据了解喷涂生产线定制,自卸车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改造后,通过生产和过程数据的数字化采集,进一步优化精益生产,生产管理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向行业提升——领先水平。目前,一线操作人员比例下降40%,订单交付率达到100%。(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记者文/刘沁视频/殷娅薇刘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