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年前,浙江各地普遍面临“用工荒”“用工贵”的局面,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。因此,以“机器红利”代替“人口红利”成为众多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选择。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,众泰集团主动转型,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,优质产品率从92%提升到95%,全员劳动生产率从30万提升元/人至41万元/人。这些数据直接受益于“机器替代”。
当我来到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众泰集团车身焊接车间时,似乎是全自动化设备。“现在车身的焊接全部由智能焊接机器人完成,精准到位。” 众泰集团董事长吴建中表示,焊接机器人“值班”有效提高了产品的优质率和劳动生产率。
记者了解到,焊接工艺生产线是汽车行业四大工艺生产线之一。以往众泰集团采用手工焊接,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,焊缝质量也难以保证。去年,众泰集团投资2800万元自动喷涂生产线,引进12台焊接机器人和8台焊接工作平台,组成自动焊接机器人生产线,保障车身焊接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序运行。事实证明,这些设备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,提高了焊接质量。
通过此次连续采购现代化、自动化设备淘汰落后设备,推动“机器换人”,众泰集团实现了全面减员增效。现在自动喷涂生产线,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仅需30名技术人员即可操作。如果是过去手工焊接的方式,一条车身焊接生产线所需的员工数量是这个数字的数倍。按当地平均年薪4万元计算,仅一份工资,自动焊接机器人一年即可节省人力资源成本700万元以上。
除了改进焊接工艺,众泰集团还自主研发了AGV小车。可沿固定轨道进行托盘物料搬运,可解决不同高度、不同区域、多场地的物料输送。“不要以为很简单,而是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,提高了劳动生产率。” 吴建中告诉记者。
尝到技术改造甜头的吴建中,将计划实施更多现代化技术改造项目。“我们将引进国际先进的壁挂式喷涂机器人和自动油漆转移设备。” 记者了解到,该技术的引入可以全面提高涂装质量,节约运营成本。“技术改造是未来的方向,只有坚持技术改造,才能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。” 吴建中说。